DAWA Key Visual © DAWA

一个无障碍艺术节的诞生

作者: 许梦辰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各国驻上海领事馆通过一场场国际交流活动,将来自天南海北的“精神养料”输入城市生活的心脏,滋养着本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的交流往往依赖于语言的转换,翻译也就成了这些活动中的“标配”。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近些年的活动中,出现了一门不太常见的语言:手语。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现场看到手语译员,也是第一次注意到听障者的出席。
手语翻译唐文妍(左)与嘉宾金星(右)在2019歌德公共教育课现场 手语翻译唐文妍(左)与嘉宾金星(右)在2019歌德公共教育课现场 | © AKuB


在服务于“艺术”之前,首先要服务于“人”

这项服务的发起人是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主任郝立夫博士(Dr. Oliver Hartmann)。2018年,他与上海国际聋人电影艺术节合作,邀请中德聋人艺术家到德领馆文教处举办放映会和工作坊,并在中英口译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手语和国际手语的现场翻译。
郝立夫(右二)主持2018上海国际聋人电影艺术节,与手语翻译Tracey Arrowsmith(英国手语,左一)、胡晓姝(国际手语,左二)、唐文妍(中国手语,右一)在活动现场 郝立夫(右二)主持2018上海国际聋人电影艺术节,与手语翻译Tracey Arrowsmith(英国手语,左一)、胡晓姝(国际手语,左二)、唐文妍(中国手语,右一)在活动现场 | © AKuB

热爱舞蹈的他在德国的时候就接触过残障舞者,但与中国残障群体的交流,这还是第一次。他在惊叹于艺术家才华的同时,更感动于现场观众的互动。到场的观众里以听障者居多,其中既有年轻的创作者、艺术爱好者,也有带着孩子的父母。在手语翻译的帮助下,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自在地与他人社交,就像文教处往常的观众一样。
在“EYEth Art”(眸星)艺术之旅讲座现场,观众用手语鼓掌 在“EYEth Art”(眸星)艺术之旅讲座现场,观众用手语鼓掌 | © AKuB

自那时起,他就尽可能地在文教处的活动中提供手语翻译,把它作为一项常规服务延续下去。他坚定地认为,文教处在服务于“艺术”之前,首先要服务于“人”。当残障者获得交流活动的机会,成为观众中平等的一员,“艺术以及其他的一切也会随之而来。”DAWA(Diverse As We Are)国际无障碍文化节就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了。

 

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看到图案的权利

对于DAWA来说,残障者不仅是服务的接受者,而且是服务的决策者,比如DAWA的视觉设计顾问刘毅。刘毅是一名艺术家。他的双腿先天残疾,幼年时期的矫正手术让他得以拄拐行走,直到近些年在伤病的累积下坐上了轮椅。
 
刘毅在他位于歌德开放空间的展览“12个月”开幕现场 刘毅在他位于歌德开放空间的展览“12个月”开幕现场 | © 61Creative

在2018年德领馆文教处举办的工作坊中,他邀请人们从轮椅使用者的视角来感知城市中的便捷与障碍,在探讨设计中的实用性和公共性的同时,呼吁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注。
 
活动参与者通过轮椅来感受城市 活动参与者通过轮椅来感受城市 | © 61creative

对于城市中的无障碍设计来说,自然是包容的典范。DAWA视觉标识中的花朵意象,就来自刘毅平日里对自然的观察。在他的笔下,五颜六色的花变成了千姿百态的人。如果花的美可以拥有多种多样的形态,那么人的美也不应该被主流的社会标准所定义。他坚信,无论人们的身体残障与否,美的本质始终不变——“不同即唯一,唯一即是美。”
 
自然中的花朵被刘毅转化成了人的形象 自然中的花朵被刘毅转化成了人的形象 | © 61Creative

在这个灵感的基础上,设计师陈豪加入刘毅,共同为DAWA定制一套专属的视觉风格。陈豪是一位听障者,也是一位管理着80多名听障设计师的工作室经营者。虽然长期与残障群体共事,但这却是他第一次为残障群体做设计。
 
陈豪(左一)在“Hackability for Mobility”无障碍设计工作坊 陈豪(左一)在“Hackability for Mobility”无障碍设计工作坊 | © MustardTek

在项目成立初期,郝立夫就邀请了不同身份的残障者组成顾问团,基于各自的经验,向DAWA提出需求和建议。比如在设计方面,团队中的低视力成员指出,希望画面中能够有强烈的色彩反差和清晰的线条边界。因此,两位设计师将最初颜色柔和、线条松弛的创作风格反复修改,抛开惯用的美学框架,转而迎合更广大的受众。
 
DAWA视觉标识的设计手稿之一,出自刘毅 DAWA视觉标识的设计手稿之一,出自刘毅 | © 61Creative

对于陈豪来说,“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看到图案的权利,”而保障这种权利,在刘毅看来,比追求个人专业性上的“完美”更加重要。最后的成果不仅得力于两位设计师,而且还代表着DAWA的整个团队,以及它背后的无障碍理念。
 
刘毅(左一)陈豪(右一)在工作室构思DAWA标识的设计方案 刘毅(左一)陈豪(右一)在工作室构思DAWA标识的设计方案 | © 61Creative


无障碍是一个个落在实处的决定

无障碍理念的实践对有残障身份的设计师来说已然是全新的尝试,对较少接触残障群体的活动组织者来说,更要从头学起。在DAWA期间,OCAT上海馆将举办一场由残障艺术家参演的剧场舞蹈影片放映和赏析活动。吴雅琼是美术馆的公教媒体主管。她坦言,准备无障碍环境的过程让她感到非常“烧脑”。
 
活动中的吴雅琼 活动中的吴雅琼 |

难点来自于活动中的多媒体交互。比如,影片包括音乐和画面两个部分。为了帮助听障者感受音乐,放映中需要嵌入能够描述声效的通达字幕,将听觉元素转化成视觉元素。活动还将远程连线主创来对影片进行讲解,这部分以听觉为主的内容无法提前录制,就需要由手语翻译在现场进行实时转换。
 
由THE舞蹈团制作、并受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委托的舞蹈作品《盘》将在OCAT上海馆公教空间放映 由THE舞蹈团制作、并受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委托的舞蹈作品《盘》将在OCAT上海馆公教空间放映 | © Bernie Ng scaled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视障者感受舞蹈表演,影片需要再搭配口述影像,将视觉元素转化成听觉元素。但是,口述影像可能会与影片音乐交叠在一起,影响健听观众的体验,因而需要借助耳机来将不同音轨隔开。然而,实时口述影像的难度又超越了预期……

如何避免本地的影片放映、远程的主持解说和无障碍服务三者之间的冲突,并兼顾视障者、听障者和健全人的观影需求,是吴雅琼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在她的工作中,“无障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个落在实处的决定。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作为DAWA核心工作组的成员,吴雅琼和其他上海当地的合作伙伴不仅组织自己所在机构的活动,而且还与欧盟各国领事馆的文化代表一起,从宣传、评估等方面为DAWA的平台搭建出力。
 
DAWA工作组线上会议,2022年5月 DAWA工作组线上会议,2022年5月 | © AKuB

工作组集合了来自30多家领事馆和文化机构的40余位成员。人员规模如此庞大的中外合作,在上海的欧盟领事馆之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尽管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工作风格存在差异,成员们通过DAWA的项目筹备成为了紧密互动的同事,同时为未来的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正如DAWA的主资助方欧洲文化空间在其愿景中所述,这些合作致力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通过专业和人际层面上相互尊重的沟通,发展更多跨国、跨文化的行动网络。
 
Doris Uhlich的戏剧作品《Ravemachine》在残障与非残障舞者的共舞中交汇人与机器的能量,由奥地利驻上海领事馆组织放映。 Doris Uhlich的戏剧作品《Ravemachine》在残障与非残障舞者的共舞中交汇人与机器的能量,由奥地利驻上海领事馆组织放映。 | © Peter Empl


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为负责DAWA节目和无障碍工作的核心项目管理者,长期在上海从事国际表演艺术项目咨询与策划的傅琳希望DAWA能够“用一种轻盈的方式长期存在下去”,并在这种“轻盈”中进入新的空间,将多元理念的地平线扩展至更多的城市和话题。
 
傅琳(前排右一)与无障碍项目顾问团 傅琳(前排右一)与无障碍项目顾问团 | © AKuB

对于多元社会的探索在本届DAWA的活动列表中就得到了体现。除了残障和非残障艺术家的先锋表达之外,DAWA将呈现的作品内容还包括抑郁症、肥胖、难民等社会话题。在艺术的舞台上,这些话题中的主人公不是新闻里陌生的面孔,也不是被大众媒体扣上污名标签的固定角色,而是一个个复杂多样的个体。
 
《Marie Krøyer》是一部聚焦精神疾病与亲密关系的影片,由丹麦驻上海领事馆协同TX淮海年轻力中心X Factory进行放映。 《Marie Krøyer》是一部聚焦精神疾病与亲密关系的影片,由丹麦驻上海领事馆协同TX淮海年轻力中心X Factory进行放映。 | © Rolf Kronow

根据傅琳的观察,在国内,人们对于残障艺术家的欣赏似乎总被嵌套在“身残志坚”的模版下。因此,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残障艺术家常常需要“隐藏”自己的残障,同时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来达到“艺术的高度”。DAWA中的艺术家则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们不仅接受自己的不同,而且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强调这种不同,最终在这种不同中构建真实的自己。正是这种真实让他们的作品超越了约定俗成的标准,从而回归艺术表达的根源,接近生命本身的美。
 
《超乎寻常》探讨了社会对残障人士所抱有的偏见,在西班牙国家文化体育部、国家表演艺术和音乐学院、国家话剧中心和西班牙表演艺术和音乐文献中心的协作下,于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进行放映。 《超乎寻常》探讨了社会对残障人士所抱有的偏见,在西班牙国家文化体育部、国家表演艺术和音乐学院、国家话剧中心和西班牙表演艺术和音乐文献中心的协作下,于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进行放映。 | © Luz Soria

人和人之间有多么不同,就有多么相似。面对今年春天上海的封控,城市里各个社群的人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与此同时,人们对DAWA的信念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在生活停滞时,DAWA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一件美好的事情,允许我们去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郝立夫说。在那个未来到来之前,他期待与公众分享DAWA在这一阶段的成果。“让我们一起喝杯酒,一起庆祝生命的多元。”
 
“《盛会》是一个庆典,庆祝解放的身体、不惧评判的身体,以及身体的联合,” 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协同YOUNG剧场进行演出。 “《盛会》是一个庆典,庆祝解放的身体、不惧评判的身体,以及身体的联合,” 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协同YOUNG剧场进行演出。 | © Photographer Josefina Tommasi, Museo de Arte Moderno de Buenos Aires (Argentina, August 2015)